微信掃一掃
阿古拉草原旅游區位于科左后旗東北部,旅游區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濕地草原和白音查干湖、雙合爾山、雙福寺及吉力吐沙漠等。景區內白音查干湖,分“東湖”和“西湖”,穩定水面達5000多畝。四周草木叢生,萬鳥云集,已成為北方獨具特色的候鳥樂園。
雙合爾山被譽為天下第一敖包。山上有一座清朝雍正年間修建的古白塔,屬自治區級重點保護文物,其建筑制式和造型完全仿北京北海公園之白塔,并稱“中華宇內姊妹雙塔”。雙合爾山腳下的雙福寺始建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朝。2010年,復建了雙福寺,復建后的雙福寺有正殿、東西配殿、后殿,寺廟正門有山門,園中有鐘樓、鼓樓、四大天王殿,形成了錯落有致的喇嘛教寺廟建筑群,與北京雍和宮如出一轍,形神俱備。
雙福寺在香火鼎盛時期曾有喇嘛1300多名,是科左后旗第一喇嘛廟。景區內最大一片沙漠面積達30萬畝,人跡罕至,適宜進行沙漠探險旅游項目。
每逢農歷五月初五,阿古拉鎮區鄰近的農牧民群眾自發到雙合爾山,登高望遠,祭敖包,祭白音查干湖,祈求長生天保佑。自從1993年始舉辦《雙合爾·楚古蘭》以來,先后已成功組織舉辦了31屆 ,打響“敖包相會的地方”旅游名片。
阿古拉鎮農牧民能歌善舞,1997年被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命名為“蒙古族敘事民歌之鄉”。蒙古族三大敘事民歌之一的《達那巴拉》就源出于此。
初冬時節,阿古拉濕地湖泊迎來大批遷徙途中的候鳥,廣闊的湖面上羽翼翻飛,生機盎然,行成一幅幅水天相接的美妙畫卷。
來源:科左后旗文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