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隨著冬季到來,天氣逐漸轉冷,近一個月內科爾沁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收治25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其中一名患者病情危重,經科室協同高壓氧艙全力施救,目前已轉危為安。
該名危重患者來院后出現意識障礙,惡心嘔吐,血糖較高,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考慮到患者病情危急,科室團隊立即給予搶救,監護、降糖、補液、高流量吸氧等對癥治療,并立即聯系高壓氧倉為患者緊急進行高壓氧治療,經治療后患者病情穩定,各項指標逐漸恢復正常。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團隊一直是急危重癥疾病救治、呼吸道傳染病防控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科室全體醫護人員始終恪守”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致力于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安全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護佑百姓安全,保衛人民健康。
冬天用煤爐取暖,因煙囪堵塞、倒煙或門窗緊閉等,致煤燃燒不完全,從而產生大量一氧化碳無法排出,聚集在室內,即可致使人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也稱煤氣中毒。
冬季是居民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高發季節,該怎樣避免在生活中發生此類事件呢?為了保證冬季取暖用氣安全,我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專家為您支招,謹防冬季一氧化碳中毒。
1.用煤炭取暖的住戶,居室內火爐要安裝煙囪,煙囪結構要嚴密,排煙排氣良好;沒有煙囪的煤爐,夜間要放在室外。空氣濕度大、氣壓低的天氣應格外注意,室內門窗不要封閉過嚴。
2.使用煤氣時,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氣、漏氣,燒煮時防止火焰被撲滅,導致煤氣溢出。
3.不使用淘汰熱水器,如直排式熱水器和煙道式熱水器、超期服役熱水器;安裝熱水器要請專業人士安裝,不得自行安裝、拆除、改裝燃具。冬天洗澡時浴室門窗不要緊閉,洗澡時間不要過長。
4.不要在密閉的室內食用燒炭火鍋、點炭火盆。
5.開車時,不要讓發動機長時間空轉;車在停駛時,不要過久的開放空調機;即使是在行駛中,也應經常打開車窗,讓車內外空氣產生對流,感覺不適即停車休息;駕駛或乘坐空調車如感到頭暈、發沉、四肢無力時,應及時開窗呼吸新鮮空氣;不要躺在車門車窗緊閉、開著空調的汽車內睡覺;長途行車,開內循環,定期開窗通風。
1.救護人員要確保安全(用濕毛巾捂口鼻),關煤氣、勿開關電器、勿使用明火以免發生爆炸。
2.立即將門窗打開,迅速將中毒者移到安全且通風良好的地方。
3.呼救,必要時送醫院搶救。
4.有條件者可給氧。
5.心跳、呼吸停止者不要輕易放棄,應積極進行心肺復蘇。
6.若病人昏迷,應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發生的窒息。
呼吸內科成立于2007年7月21日,于2018年1月更名為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是通遼市成立最早的呼吸與危重癥專業獨立科室,是蒙東地區最早通過國家評定的PCCM臨床科室,自治區遠程醫療“標桿科室”。現有醫護人員45人。其中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6人,住院醫師5人,副主任護師2人,主管護師14人,護師14人,護士1人。科室主要醫護人員先后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吉林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等進行長期或短期專科進修培訓,掌握先進醫療技術。
科室是集醫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呼吸疾病診療中心。目前設有呼吸門診、呼吸病區、呼吸內鏡診療中心、肺功能室、睡眠呼吸監測中心。設有普通病床44張,重癥監護病床9張,睡眠呼吸監測病床2張。年住院患者量達1800人次以上。配備先進的電子支氣管鏡、肺功能儀、呼吸機、多導睡眠監測儀等專科設備。承擔全市呼吸系統疾病及全院各科室急危重癥救治,如呼吸、循環、消化、腎臟、腦科、骨科、外科等危重癥患者的搶救。
科室成立10多年來,大力開展高流量氧療、無創通氣、有創通氣,年使用高流量氧療、無創通氣治療病人達30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效果。年治療呼吸衰竭緊急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病人50例以上,膿毒血癥、急性腎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緊急床旁血濾病人50例以上,年搶救成功率達97%。科室積極開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氣管哮喘的系統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以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病人的診治,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肺癌經氣管鏡的介入治療是科室的優先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