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針對境外疫情加速蔓延、國內疫情形勢嚴峻復雜的局面,為進一步做好我旗“外防輸入、精準預警”的管控措施,現就全面加強我旗集(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零售藥店、個體診所、餐飲服務單位、食品生產加工、居民服務業等重點場所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嚴格落實從業人員管理措施
(一)經營者及全體從業人員要在體溫正常情況下方可進入經營場所,要建立員工健康檔案,檔案記錄應包括但不限于每日出勤人員姓名、身體狀況、工作崗位、居住地址、外出情況記錄等信息,若出現發熱等癥狀的,必須離崗并及時報告。
(二)經營者及全體從業人員要全程佩戴口罩并按規定進行上崗前個人消毒,接觸生鮮食品的要全程佩戴手套等防護設備。
(三)提倡外地員工在旗內過春節,非必要不離科左后旗,避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
(四)加強培訓和應急演練,保證員工熟悉責任分工、環境衛生、個人防護、異常情況處置、人員疏散等工作要求,做到有條不紊。
二、嚴格落實經營場所防控措施
(一)經營者要在顯著位置張貼“入場必須佩戴口罩”等提示內容,未佩戴口罩者禁止進入。要積極配合相關職能部門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強化宣傳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知識,落實聯防聯控責任,營造人人參與、群防群控氛圍和安全放心的公共環境。
(二)集(農)貿市場、商場超市和餐飲住宿服務單位入口處要設置體溫檢測點,對入場人員逐一進行測溫、查驗健康碼,體溫異常及健康碼非綠碼人員嚴禁入內,并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置。對場內從業人員須在進入場所前進行體溫檢測并做好記錄。
(三)嚴格控制經營場所人員數量,瞬時客流量不得超過總接待能力的75%,不得舉辦聚集性促銷活動。
(四)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要醒目標注“一米線”,顧客排隊購物、付款時,嚴格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離,鼓勵使用電子支付方式。
(五)經營者要做好防護用品儲備,準備足夠的測溫儀、防護口罩、消毒液、醫用酒精、洗手液、一次性手套等用品,確保滿足1個月使用的儲備量。
(六)經營者須按照行業分類要求,嚴格落實經營場所清洗消毒、通風換氣、衛生清潔、垃圾清運等制度,并建立完整的記錄臺賬。
(七)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的經營場所,要嚴格進口貨物、相關從業人員管理。對進口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進入我旗的冷鏈食品,一律進入冷鏈食品集中倉進行核酸檢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取得出庫證明后方可出庫。進口冷鏈食品必須嚴格查驗“五證”(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海關報關單、消毒證明、購貨憑證、核酸檢測報告),貨物在進入集中倉之前,不得在旗域內貯存、生產、銷售、使用。所有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的從業人員,工作期間必須全程佩戴口罩、防護手套、護目鏡等防護用品,作業前和作業后要進行消毒。運輸過程中不得擅自開箱,不得隨意打開貨物包裝直接接觸產品。對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等高危風險的從業人員要每周進行1次核酸檢測,并實施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運輸企業和承運人要在每次運輸完進口貨物后,對車輛進行徹底消毒,不得承運無法提供進貨來源的貨物。
三、嚴格落實餐飲服務管控措施
(一)提倡“紅事”緩辦、“白事”簡辦,壽宴、生日宴、年會等不辦。確需舉辦的要簽訂疫情防控承諾書,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嚴格落實參加宴會人員掃碼登記、佩戴口罩、體溫檢測、環境消毒等防控措施。舉辦時,推行分餐制,實行公筷公勺,餐桌之間保持1.5米以上、餐位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
(二)餐飲服務單位要嚴格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等要求進行食品及原料采購、清洗、加工,食材加工必須保證生熟分開、燒熟煮透。
(三)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要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加強食材進貨查驗、從業人員管理,落實場所、廚房用具、餐飲具清潔消毒責任。鼓勵就餐人員自帶餐具,取餐后單獨用餐或分時段錯峰用餐。
(四)網絡訂餐、外賣配送服務須按要求做好送餐工具消毒、送餐員防護和外賣食品防護措施。
四、嚴格落實零售藥店、個體私人診所防控措施
(一)對購藥人員要逐一進行體溫檢測,并要求進店顧客出示健康碼及行程碼,凡發現體溫高于37.3℃的人員或者健康碼行程碼為紅色、黃色的人員,立即聯系社區(村委會)人員做好移交工作,在社區(村委會)人員到來之前,將體溫異常者安置在留觀室等待。
(二)每4個小時至少對營業場所及設施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消毒,包括地面、柜臺、門把手、收銀臺、鼠標及鍵盤、體溫計、記錄筆等。
(三)嚴格落實退熱、止咳、抗病毒藥品實名購買制度,詳細詢問癥狀,發現存在發熱、乏力、干咳等癥狀的要登記姓名、電話、身份證號碼、住址等基本信息,不得私自留診或拒診,要立即上報旗衛生健康部門(電話:0475-2371585),由衛生健康部門按規定流程進行處置。
五、嚴格落實道路客運行業疫情防控措施
(一)客運班車、公交車、出租車等公共交通工具要做好車輛通風、消毒,對駕駛員方向盤、座套、車門把手、車窗升降按鈕等高頻接觸部位要加強清潔消毒頻次,營運中駕駛員和乘客全程佩戴口罩,盡量少交談,對經勸阻后拒不佩戴口罩的乘客,駕駛員可以拒絕提供運輸服務。
(二)客運站要做好場所消殺、通風,節假日期間要加大消殺頻次,衛生間、門把手等公用設施和高頻接觸部位要加強清潔消毒;候車室等區域要保持環境整潔,垃圾要及時清理;對進站人員測溫、查驗健康碼,發現重點人員和疑似病例要規范處置、及時報告。
(三)行業主管部門要依法規范道路客運行業市場秩序,下大辦量整治巡游出租汽車、“黑車”等違法經營行為,禁止網約車營運,切實維護經營者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六、強化疫情防控責任落實
(一)各類重點場所市場主體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為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負有相應的法律責任,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嚴格組織落實防控措施。
(二)各行業主管部門嚴格落實行業監管責任,加大巡查和監督執法力度,對不履行主體責任、不落實防控措施的,一律給予停業整改處理;對存在違法經營行為的,從重從快給予嚴厲查處;對違規違法行為,納入信用監管體系進行公示,并實施聯合懲戒;存在重大失誤造成嚴重后果的,將依法移交公安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三)各蘇木鎮場、社區嚴格落實屬地責任,按照防控工作要求落細措施,切實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
(四)疫情防控沒有旁觀者,我們誠摯呼吁廣大居民和消費者提高自我防范意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自覺主動參與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