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科左后旗把發展產業作為拔掉“窮根”、穩定脫貧的“金鑰匙”,堅持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市場走,著眼打通服務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引導貧困戶進入產業鏈增收。
一是壯大扶貧產業。立足于建設全國黃牛第一旗,推行貧困戶飼養基礎母牛“四種模式”,全旗黃牛養殖81萬頭,貧困戶人均2.2頭。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規模開展治沙造林,通過種樹種草、發展林果產業、以造代育、參與管護等途徑,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實現治沙與治貧“雙贏”。大力推進庭院經濟“六個一”工作,通過政策扶持、企業帶動、技術培訓等措施,積極引導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拓寬增收渠道。
二是強化技術培訓。建立產業發展指導員制度,選派121名產業指導員開展產業技術指導。年初以來,舉辦家畜改良員復合型人才培訓22期,培訓1240人,簽定聘用合同1194份。圍繞肉牛模式化養殖、淺埋滴灌技術、飼草料轉化技術等內容開展培訓586場(次),培訓農牧民6.75萬人,其中培訓貧困人口1.6萬人次;圍繞母嬰護理、電工、電焊等實用技術開展培訓6期,培訓110人次。
三是密切利益聯結。鼓勵龍頭企業以訂單合同、流轉聘用、服務協作、股份合作、資產收益等模式,密切與貧困人口的利益聯結。科爾沁牛業、禾豐米業、添翼集團、家和農牧業等龍頭企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360人,每戶增收3000元左右。扶持建立各類扶貧車間,通過訂單加工、分紅等模式,覆蓋貧困戶1268人,每戶增收250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