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科左后旗秉持大生態推進大扶貧
實現生態美麗與經濟發展雙贏
近年來,科左后旗堅持把培育生態產業、發展壯大綠色經濟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路徑,以沙區增綠、群眾增收為目標,通過打好生態建設利民、生態產業富民、生態政策惠民組合拳,使貧困人口在生態保護與建設中分享紅利、增加收入,走出了一條大生態推進大扶貧發展之路,促進了生態美麗與經濟發展“雙贏”。
一是改善生態環境,助力群眾增收。重點實施了國家三北防護林、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城鄉森林工程等生態治理項目,2014~2018年,全旗累計完成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51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1.86%,較2002年提高了10.62個百分點。農牧民土地資源轉化為生態資源資產,年均林地資產可增值1.5億元以上,木材加工產業每年創造產值達4400萬元以上;優質牧場通過發展綠色畜牧業持續轉化為經濟效益,產值可達5.4億元以上;生態建設降低了風沙危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沙地治理項目區內糧食單產增幅最高達81%,牧草單產增幅最高達50%。
二是培育生態產業,帶動群眾增收。大力實施封禁保護和舍飼禁牧,通過建設圍欄和人工巡護等措施促進沙地植被自然恢復。同時,積極引導農牧民利用生態獎補資金建設飼草料基地,年產優質飼草料50億公斤以上,為肉牛產業發展奠定基礎。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產業,依托傳統村落、民居等,發展集生態觀光、文化體驗、娛樂休閑、運動養生于一體的美麗鄉村旅游,引導貧困群眾參與產業鏈增收。積極發展經濟林果、蒙中藥材、種苗花卉等產業,與企業簽訂收購合同,保障種植戶銷售渠道暢通。著力實施農業高效節水工程,帶動5462戶貧困戶實現年畝均增收200元以上。創新發展光伏產業,通過實施地面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和村級光伏電站項目,帶動4973戶貧困戶連續20年每年每戶受益3000元。
三是落實生態政策,分享紅利增收。鼓勵和扶持群眾參與生態建設與管護,聘用貧困農牧民群眾為護林員。嚴格落實生態獎補政策,2014~2018年累計發放國家生態獎補資金6.2億元,農牧民年人均享受生態獎補資金496元。積極探索林業碳匯交易,全旗現有林地面積340.3萬畝,按1公頃森林每天吸收并儲存1000公斤二氧化碳測算,可固定二氧化碳22664萬公斤,本地區森林的碳匯增收作用凸顯。(政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