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近年來,科左后旗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夯實綠色發展基礎,全力推進生態治理與多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推進“全域生態化、生態園林化、園林產業化”,切實將生態底線轉變為發展熱線,推動生態惠民、綠色富民,助力科爾沁沙地實現美麗與發展雙贏。
“生態+旅游業”。實施鄉村綠化美化工程,建設了城鎮村屯周邊防護林22萬畝、生態廊道5.1萬畝、濕地森林公園10處、濕地保護區107萬畝,著力打造鄉村美景、田園綜合體。借助“烏旦塔拉國際楓葉節”“大青溝森林大會”“草甘沙漠文化旅游節”等大型旅游節慶活動,加快發展集生態觀光、文化體驗、娛樂休閑、運動養生于一體的旅游產業,打響生態旅游名片。
“生態+農牧林業”。大力培育生態經濟林,建設30萬畝果樹經濟林、200萬畝林板一體化、3萬畝種苗花卉等生態產業基地,確保2020年實現全旗農牧民人均“一畝果”。積極引導農牧民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擴大林業產業發展空間,引進林果加工企業,打造綠色生態農產品品牌。牧業方面,大力發展“草牧業”,建設以青貯為主的優質飼草料基地130萬畝、灌草型飼草料基地50萬畝,實施退耕還草工程10萬畝,保障肉牛養殖舍飼圈養、全年禁牧的飼草料需求,為沙區畜牧業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生態+蒙中醫藥產業”。著力建設10萬畝蒙中草藥基地和40萬畝麻黃草補植基地,規劃建設蒙中藥材集散地,為蒙中醫藥產業發展提供優質原材料。同時,充分發揮通遼市蒙醫整骨醫院蒙藥研發、康臣藥業生物與醫藥技術院士專家工作站的作用,潛心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安全有效、附加值高的蒙中藥產品,推動綠色中草藥資源與蒙中醫藥產業有機融合。截至2017年底,該旗蒙藥制劑注冊品種達172種,其中有69種自制蒙藥制劑納入自治區“藥品目錄”,蒙醫整骨醫院年可配制生產67種蒙成藥,年生產量達3000公斤左右,年收入達720余萬元。
“生態+脫貧攻堅”。堅持將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通過委托育苗、“雙退雙還”、管護務工等綜合措施,引導農牧民自覺主動參與生態建設與管護,確保一方綠色常駐、農牧民穩定增收。該旗將80萬株樹苗分發給430戶貧困戶進行撫育,并訂單回收,經2到3年管護,預計貧困戶人均可增收3000元。同時,引導貧困戶和農牧民積極開展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通過發展大果榛子、錦繡海棠等林果產業和種植紫花苜蓿、沙打旺等優質牧草實現“補貼+效益”雙增收,每年多爭取國家“雙退雙還”補貼680萬元。此外,通過吸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與到生態治理建設工程和管護工作中,已有300名貧困農牧民通過生態建設,年增加收入2萬元左右;310名貧困農牧民被聘用為護林員,年人均工資增收1萬元。(政府辦 楊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