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近年來,科左后旗結合土地確權、“三權分置”改革,充分發揮非公有制企業獨特優勢,創新龍頭企業與貧困戶聯接模式,采取入股分紅、寄養托管、承包租賃、訂單種植、貸款擔保等形式,建立龍頭企業與貧困農牧民緊密的利益聯結。
一是“資金入股”扶貧模式。1232戶貧困戶以扶貧貸款入股科爾沁牛業,公司通過托管方式開展精準扶貧,統一使用扶貧貸款,統一采購、統一飼養,連續三年每年直接給貧困戶分紅4000元。
二是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禾豐米業按照“群眾自愿、土地入股、集約經營、收益分紅、利益保障”的原則,鼓勵農牧民以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入股,采取按股分紅和二次利潤返還等方式,讓農牧民分享到加工和流通環節的利潤。內蒙古添翼集團與農民簽訂種植合同,以每公斤高出市場價0.10元收購水稻,按每畝水稻產量650公斤計算,每畝多收益65元。
三是推行“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家和農牧業公司扶持1295戶貧困戶訂單種植秋葵、土豆、香瓜等蔬菜瓜果1950畝。銀嶺草原牧雞專業合作社積極發展貧困戶社員200余戶,同時,以提供種雞、技術指導、回收雞蛋、回收成品雞的方式,帶動非社員貧困戶創業致富。
四是推進光伏扶貧模式。對沒有勞動能力的兜底對象,通過光伏扶貧等形式獲得產業收益。在海魯吐新艾里嘎查實施39.6MW地面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建設,建成后將扶持1572戶無勞動能力(殘疾)貧困戶,實現戶年均增收3000元。此外,今年計劃建設68個村級電站,總規模為30800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