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哈申高娃,一個海魯吐鎮特莫嘎查土生土長的農民,從2012年就任嘎查黨支部書記以來,她始終在生養自己的土地上服務鄉親,用自己的智慧與努力讓家鄉變的更好。
特莫嘎查是由3個自然屯組成的農牧地區,有360戶1300多人。嘎查里原沒有路,“要致富先修路”,這是哈申高娃的第一個念頭,借著“十個全覆蓋”的契機,與村部3名黨員一起牽頭,在科左后旗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自籌等形式,共籌集資金50多萬元,修成10米寬的水泥路。僅僅兩年時間,她協調了金寶屯農行、甘旗卡包商銀行的村民貸款,同時在旗生態辦的幫助下修建40座牛棚和75座青貯窖,村民眼里的哈申高娃變成了特莫嘎查的貼心人。
哈申高娃并沒有滿足現狀。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她深知村民的窮根來源,大多數村民都零散的養殖牲畜,這樣的養殖方式既原始又沒有多少利潤。她便拉著大家籌集資金,帶著貧困戶成立“和心”養殖專業合作社。如今,該合作社已有棚舍5座,羊存欄480只,其中有羔羊70只,這些羔羊三個月出欄可直接獲利3.5萬,后加入的村民只要出資1萬,每年就可以享受分紅3000元,三年后本息同返。2017年,哈申高娃又經營起了第二個致富項目,她注冊自己的商標并開設了電子商務平臺,在合作社規模養殖的基礎上,建立冷庫和屠宰場,著力打造綠色農牧養殖品牌。
如今的哈申高娃,把全部的工作熱情投入到扶貧工作當中。她建立了脫貧群體,由16名婦女帶領2戶貧困戶種植大蒜。同時,建立由18戶帶頭參加的庭院經濟群體。哈申高娃比以前更忙碌了,總是奔波在各家各戶和合作社之中。哈申高娃常常掛滿了汗水,她卻用種種實際行動告訴大家:灑下的汗水是真誠,播撒的種子是希望。(材料提供:烏云塔娜)